《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解读

作者:wyadmin 时间:2021-10-26 【字体: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5120-2021,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同时废止。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原《规范》自2004年发布实施以来,在适应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和指导公路桥涵开展检查与评定,开展养护维修与加固等养护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公路桥涵数量迅速增长,桥梁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养护技术愈加复杂、养护难度增大,原《规范》已经难以适应养护需求。同时2011年发布的《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其评定指标根据不同桥型部件类型细分后进行量化,对桥梁各部件权重分配及综合评定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为此,交通运输部组织并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定位及特点

《规范》是行业公路桥涵养护工作的基本技术规范,是各级公路桥涵管理单位、养护单位、检测单位、养护设计与施工单位等在公路桥涵养护工作中遵循的统一的养护标准。修订过程中,吸纳了行业成熟的养护技术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先进技术方法,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桥梁检查评定、养护维修、灾害防治及技术管理等方面重点进行了修订,力求技术先进、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

《规范》是推动我国公路桥涵养护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修订过程中,编写组对标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充分吸取各从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养护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以统一标准、提升成效为目标,以解决桥涵养护难点问题为导向,完善了检查类别,优化了检查频率,细化了检查项目、丰富了桥型内容,增补了灾害防治,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和提升公路桥涵安全耐久水平。

《规范》是对桥涵养护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指导标准。桥涵养护是综合性工作,需技术与管理并重,技术支撑管理科学发展,管理引导技术的发展。《规范》不仅在技术层面对桥涵养护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在管理方面则从实际出发,与近年来的交通运输部桥涵养护管理制度、政策充分结合,修订了桥涵养护管理相关技术内容。便于桥梁管理单位依据《规范》,开展养护管理工作,提升养护质量,增强管理成效。

三、主要修订内容

《规范》对桥涵检查与评定、养护与维修、灾害预防与抢修和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修订;依据政策要求新增技术管理规定。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 在桥梁检查与评定中根据桥梁规模和重要性,划分养护检查等级。细化桥梁检查的要求,适应不同的养护需求,实行差异化的养护检查及检查频率,以起到合理配备养护资源的作用。遵循“保证重点,养好一般,区别对待”的原则,指导桥梁检查、检测周期等养护工作安排和养护资源的投入。

(二)细化并增补了桥梁检查类别。检查类别中增加了初始检查和日常巡查,并对检查内容和要求做出了规定。明确了初始检查的目的是采集桥梁的基础状态数据,是桥梁后期养护工作的基础;日常巡查的目的是及时获知桥梁结构运营状况,在桥梁病害初期或突发情况下能及时开展养护或应急处治。将水下检测纳入特殊检查,对该项工作的内容、要求和开展时机、检查频率做出了规定。

(三)明确养护目标,丰富大跨径、技术复杂桥梁的养护技术内容。增加钢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检查项目与要求;完善技术复杂桥型的永久观测点设置规定和实施结构健康监测的要求;明确了拉索、吊杆等桥梁可更换构件的更换条件和具体技术指标;增补细化了钢结构防腐、悬索桥索夹滑移防治措施等技术复杂桥梁的养护维修技术要求。

(四)取消了原规范中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和桥梁加固的内容。现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对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为避免与其重复,取消了原规范中一般评定的相关内容,保留1至5类桥梁的等级划分和状态描述。取消原规范中桥梁加固的内容,有关内容纳入《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

(五)增补了常见灾害防治与抢修的相关内容。在对近年频发的公路桥梁灾害的调研和验证工作基础上,增补了地震、火灾、车船及漂浮物撞击和山体落石等灾害防治方面的内容;完善了抗洪能力评价标准;补充了桥面积冰、冻融冻拔等冰冻灾害的防治措施。从灾害预防、受灾过程应急处治、灾后抢修保通三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六)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将预防性养护理念贯穿于各章节,并补充了耐久性养护的相关内容。尤其在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中,结合国内外常用的、普遍认可且基本成熟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对公路桥梁常见桥型的检查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检查要求和规定,确保桥梁病害和安全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治。

(七)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补充了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库管理、电子档案等信息化管理内容。提出了以桥涵数据库为基础,构建桥涵养护信息化平台,建立动态的评价和预警体系,实现桥涵养护管理的科学决策。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养护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三、实施注意事项

(一)与相关规范配套使用。桥涵养护工作综合性强,涉及到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性能、检测技术、评价方法、验收标准、使用环境、气象水文、地形地质等多个方面。《规范》使用过程中应与相关规范、标准配套使用,如第三章应与《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以及相关桥型的设计规范等配套使用;第四章应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等及相关国家标准配套使用;第五章应与《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细则》等规范配套使用。

(二)加强桥涵养护四新技术可靠性研究。随着桥梁检查技术、维修加固材料、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应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可靠性研究,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检查设备、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三)推动桥涵养护科学决策。积极开展桥涵养护科学决策的整理分析和研究,考虑将桥梁构件的技术状况评分与构件性能退化模型和环境作用相结合,将技术状况评分作为桥梁构件性能退化的量化评价指标,用以指导预防养护和修复养护的科学实施。并积累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及时纳入标准规范。

(四)精心组织宣贯培训。鉴于《规范》是指导公路桥涵养护工作的重要技术规范,需要加强宣贯培训,尤其对一线桥梁养管人员,以期正确理解并利用好《规范》。同时建议对《规范》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进一步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利于修订时研用。